艺术留学规划
请输入真实姓名
您输入的手机号码不正确
您已预约成功
稍后顾问老师会与您联系

视觉 感受 想象 或是理解

2017-08-27 09:56:18 留学指南 2378



视觉 感受 想象 或是理解

单刀直入一点吧。

我们都在与艺术作品进行双向互动。

手势 舞蹈 画画 歌唱 写作 建造。

都是表达方式。

这样我们似乎抛弃了原始携带的的火

原始的渔猎, 青铜器

刀子 树叶 蛇 

我们的祖先

变成了真正的人类呢

多数的九年义务时期的老师告诉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透过现实看本质”,反正我估计我当时是理解不了这句话。不过很少有什么别的行业,能像画画这样,够让你直勾勾地盯着一两个事物一看就看好几天,好几个月,而不被叫做“死变态”的。

然而我们的自身习惯,就是看到事物,本能的去理解,还有盲目的去“感同身受”,居高临下的发表带有浓重个人色彩的评论,毫不考虑是否具有权威性(从“我”这个词出发,没有那么可怕。毕竟他们没有指望改变别人的看法,毫不影响这些作品本身的客观性)。另一群人则不同,他们通过大量的理论来改变对于一个事物的评论,自下而上达到共鸣和丰富的素材积累,去向他人传递“正确健康的”三观。

艺术被通常简单的理解为:音乐 舞蹈 戏剧 文学 和其他常见的视觉艺术(比如 素描 绘画 雕塑 电影 设计。。。)你总不能苛求于每天忙忙碌碌的上班族 学生党给你解释个究竟这些“艺术问题”吧。我们的感官会用不同的方式感知每种艺术形式,但是每种艺术形式都源于对感情,见解和经验的表达需要,超过了一般的口头表达。

所以这些“其他媒介”的表述,可以呈现一个个人化作品的功能,和想要表达的观点。如果这些媒介的运用有助于我们理解和享受生活,那么我们所体验的最终作品便可以被称之为“艺术”。媒介的使用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

值得说的是,现在我们都有条件进入系统的学习,去接受所在社会的传统教育(你必须尊重你出生的社会,因为你来自一个各方面都非常有”历史感“的国家)还可以接受艺术方面的技能与知识的培训。这样的环境,无可厚非是利于培养高层次和高薪人材的

可是问题就在于,除了已有的文献和理论,还有基础技能的传授,“思想”至少在创造方面是无法教的。你不得不承认某些用“惯性”思考的“系统内人员”是看不起初学者的,他们会更重视这些表达是否占据一定的“艺术性地位”,自己大概成为“僵化理解“的受害者,因为我们被教育“重视个人成就”。他真的真的真的很在意“作品”的公众性和功能。(当然得排除他们有理据的抨击一些自我标榜的“艺术”,然后去瞎搞,用这个“个人风格”一词当遮羞布)

所以当然是存在有一些很厉害的“素人艺术家”,他们没有受过正统的技术训练,也没有看过相应的艺术书籍,可是他们极有想象力(思维创造力),他们与众不同的特色让人过目不忘。因为他们单纯的认为世界具有强烈的诱惑力,所以值得一直提问和创作,这是值得尊重,鼓励的勇气。所以保持尖锐。无论是受过训练的艺术家,还是“天然缔造者”,他们创造物质世界中看到的事情,但呈现的往往不是这些事情外观。

举个例子

绝大部分人看过马格利特的“烟斗”

就是这张《图像的叛逆》, 然后他底下的字,是法语的“这不是一个烟斗”。这当然不是一个烟斗,这是一幅画!这就是“具象”带来的视觉游戏。所以具象艺术当然不是写实艺术,艺术家当然不是创作他们所看到的,他们选择性的排列和删除,模糊化时代和背景,以其和自己的观点符合,他们看得可能更长远,所以在具象里面,也是充满矛盾和复杂的关系,并不是照抄。

“看”才是所谓习惯性的动作,吸收某一件东西的外观和功能,瞄一眼就会拿来使用,分辨优点缺点,去改进。“看见”相比较之下要更开放,接纳式,更专注的观看,不去看的重要,这个事情才能暂时凌驾于你之上,让你一直不需怀疑的仰望,然后去感受,想象。省去理解的时间,你就能得到更多的“情感观察”,从而对它无限放大,得到底气。语言和图象本身是一种“曲解”,所以希望善用这些和感受有天然联系的表达方式。

有关设计思维的更多问题欢迎咨询维欧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