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留学规划
请输入真实姓名
您输入的手机号码不正确
您已预约成功
稍后顾问老师会与您联系

二维码:便捷还是阻碍?

2017-12-29 03:49:49 艺术院校 2646

艺术展览越来越多,怎么选择?怎么看?怎么评?



.com/.cn艺术联展


观展建议:

20分钟走马观花找找当代艺术的感觉;或者2个小时,仔细看看

做些功课,网上能搜到每个作品的简介


展览海报


这篇文章会看起来很像吐槽,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必须严肃地申明:这些吐槽因由“.com/.cn”的看展感受而起,但那些槽点绝非这个展览所独有,基本都是同类展览上的通病。如果让K11无故躺枪,罪过罪过。

K11艺术基金会和MoMA PS1的合作


展览开幕现场


作为一个杂合了时尚、艺术和消费元素的场所,K11现在的艺术展通常是好几个展览一起做。这次同时开幕的有5个展,除了“.com/.cn”,还有“图像岩样”,是K11艺术基金会创始人郑志刚的影像收藏;“幻狸录”是年轻艺术家程然的一部新的影像作品,其中最吸睛的点是赵丽颖主演;此外还有轮映多部短片作品的“展演剧场”,以及一个空间装置作品”新东方花园”。在K11“Ω”形的展厅里,这一串展览以首尾相接的方式依次展开。

“.com/.cn”是这一串展览的重头展。


展览现场


在过去的几年中,K11一直很努力地在与世界各地的著名艺术机构展开合作,比如此前曾和伦敦蛇形画廊(Serpentine Galleries)、巴黎东京宫、纽约的新美术馆等重要的国外艺术机构合作。这次合作的MoMA PS1,是MoMA的一个分支机构。相较来说,MoMA拥有大量的现当代艺术作品收藏,是一个殿堂级美术馆,而PS1更像是年轻艺术家的乐园。

“.com/.cm”是PS1和KAF(K11艺术基金会)共同进行研究的成果,意思是,KAF为PS1介绍中国年轻艺术家的资料和线索,帮助安排PS1探访艺术家,帮助PS1了解中国年轻艺术家的创作状态。由这个合作衍生出来的展览“.com/.cm”今年3月份曾经在香港展出过,也是在KAF相关的展览场所。

.com是互联网,.cn是中国的域名,名为“.com/.cn”的展览,就是围绕这两个话题以及他们的反题展开的,互联网和全球化,区域化和反全球化,诸如此类的概念,都是艺术界讨论了很多年的热点。

展览一共有15位艺术家的作品,包括装置、影像、声音和油画等不同的形式。因为作品形式多样,作品们,除了他们都能呼应“.com/.cn”这个大主题以外,作品与作品之间并无可见的关联。我在这个展评中不会介绍所有作品。

我关心的是当代艺术作品如何与观众勾通的问题。必须再说一遍,这些问题是绝对普遍存在的,不是“.com/.cn”独有的。

二维码,便捷还是阻碍?


作品《99个小动作》


现在的展览,大多都会提供一个二维码,扫码看简介、扫码听导览,扫码干这个干那个。表面看起来,扫码是给观众提供更多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渠道。但我观察了一下自己的看展习惯:面对二维码,我的内心是习惯性拒绝的,怕麻烦、怕被骗“关注”,对扫码之后提供的信息质量也非常不信任。

在“.com/.cm”的展览里,有两件作品非扫码不可,因为二维码提供的不是作品的附加信息,而是作品的组成部分。当然,如果不是金锋提醒,我肯定就妥妥地错过了这两件作品的正确打开方式。一个是《99个小动作》,展厅里呈现的是标语墙,夹杂着照片。旁边的二维码导向一个App,通过这个App去看墙上的图片时,那些图片会动,就会看到“99个小动作”。当然,这些是我听说的,和猜测的,因为就算开着4G网络,不争气的中国移动,死活就是下载不下来。


作品《99个小动作》展签中的二维码


另一个作品是《你最好注意》,一个如儿童乐园的大气泡装置,风管不断往里面吹风,让气泡里的彩色小球不断涌动,和小球一起的,是很多张印着二维码的小纸片儿。同样,如果不是金锋提醒,我肯定不会主动去扫气泡里二维码。金锋说,扫了这个二维码,就会进一个APP,然后你会看到你是在这个球里面。好吧,我又拿出手机来扫,不争气的iPhoneX,死活就是扫不出来。


作品《你最好注意》中的二维码


这个问题有多严重!

大家都认同,现在是图像化传播的时代,信息的传达要简短、要直接。这类作品也显然想要提供浸入式的、娱乐化的作品互动体验。但是,艺术家或策展方,你以为“扫个码就能怎样怎样”动作是很容易被观众接受的吗?且不说观众现在对二维码普遍的排斥心理,就算是掏出手机了,还要面对不争气的网络和不争气的手机。艺术家想像和设计那一套作品效果和观展体验,终究不过是在描述海市蜃楼的建筑结构。

录像和展览八字不合


作品《派生》


我曾经语重心长建议看展观众:如果展厅里有介绍展览内容、艺术家生平、采访之类的录像,强烈建议看录像,非常有助于加深理解(详见《贾布看展攻略》)。不过,要分清楚,这个录像仅是指那些帮助观众加深理解的辅助性录像,而不是作为作品本身的录像。

录像是当代艺术里一个极重要的分类,在我看来,那些篇幅较长的,内容有连贯性和叙事性的录像,和展览天生就八字不合,却非要凑在一起,这么多年。

展览中有多件影像作品,作品《从yu到me》是一个讲述前南斯拉夫互联网发展史的纪录片,前南斯拉夫在1991年就在全球推出首个互联网服务,yu是前南斯拉夫的域名,而me是今天黑山共和国的域名。纪录片很长,历史影像资料、采访和艺术家作品混剪在一起。金峰对这件文献类的作品的评价非常高,他认为作品“非常值得看完并且很想看完”。嗯嗯,但是这个展览他已经看了三次了,还是没有看完。


作品《从yu到me》


而当代艺术展里展出录像类作品时,要么是这种放个屏幕、放个耳机的布展方式。另一种是升级版,有个小黑屋,有椅子或者懒人沙发,这已经很把观众当人看了。

看录像,尤其是看当代艺术范畴里那些比较搞脑子的,或者界面不太友好的录像类作品,观众需要有一个挺长的观看时间、有安静的状态、舒适的姿态,才能真正的看下去、看进去。而展厅里,不管怎么布展,好像都达不到这样的效果。


想了解出国艺术留学,出国作品集该如何准备?国外顶尖艺术院校要如何申请,


   出国游学,出国作品集培训,艺术留学奖学金怎样才能获得?

   现在就加入维欧艺术教育,为你的艺术留学之路点亮明灯。

   


     预约作品集专属顾问,轻松拿到offer:

    1.登录维欧官网,在线预约您的专属顾问;

    2.即刻拨打400-666-0461预约;

    3.官方网址:http://www.weiouyishu.com

     更多资讯,请关注维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