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留学规划
请输入真实姓名
您输入的手机号码不正确
您已预约成功
稍后顾问老师会与您联系

如何避免在国内学了N年设计之后,才发现自己是个废人?

2017-08-05 14:43:56 艺术院校 2379


直到毕业季面临艺术留学或找工作的当口,很多人才发觉自己缺乏完成设计项目的基本能力和素质,于是内心中感到十分沮丧和惶恐不安。

这样的学生不只一两个,而是几乎就在你我之间。他们在学校也很认真学习,不过最终却连一个完整的项目从何发展而来,要经历哪些阶段和流程,都无法做到心中有数。

今天与大家一同聊聊国内教育体制下设计课程设置的弊端,以及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做什么。

| 一 |

在国内学习艺术设计的同学会很熟悉自己曾经的上课方式,大一期间很多设计院校是不分专业的,学习的内容也是最基础的通识内容,比如中国历史、思修、毛概、艺术史、设计理论基础等等,几乎全部以大班课和讲座的形式进行授课,实践的内容非常少。

缺乏互动机制、课程零散杂碎,实践内容过少,授课形式无聊等一系列原因让大家在这个阶段缺乏对设计的基本了解,也没能被激发出研究设计应有的兴趣。

国内大学的课程与课程之间彼此永远都是分开和打散式的。良心学校会将这些零碎的课程按照从浅入深的方式安排,但不会告诉你如何串联在一起。一般的学校压根不考虑深浅的问题,干脆一会深一会浅,连课程的连贯性和次序都不考虑。

这样的方式长期接触下去,又会造成学生对设计完整流程的体验太浅,不知道完整的设计项目应该按照何种思维方式和逻辑经验才能被设计出来。常常表现为有一个小的想法想要尝试,不知道每一步该如何操作,因为有的步骤大一学的,有的步骤大二、大三学的;什么样的设计步骤对应的又是曾经哪部分的学习体验,常常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 二 |

在项目制教学体验缺失的情况下,为了应付作业,学生从掌握设计完整的流程,转而变为一味地对设计最终效果的追求;很多学生在本科期间的设计作业,都只能单纯的称之为“小样”,这种“小样式”的作业,是完全无法称其为“完整的作品”的。

但申请国外顶级院校的作品集,本身看重的正是一个学生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及其相应具备的能力。作品集中一个又一个设计项目,并不是单纯的效果展示,而是要告诉看设计的人:一个设计从想法诞生到最终成型的所思所想和完整转化的过程。

也就是说,你要把自己最完整、最满意,最有趣且有深度的设计以合集的形式呈现给考官,而“项目的完整性”也就意味着:它一定不能是单纯意义上的渲染图。所以,国内同学通过本科学习之后自行完成的作品集,普遍竞争力非常低。

而国外学生通过项目制学习,所完成的设计作品与国内学生所做差异实则非常明显。基本上,国外学生从高中时期开始,就可以逐步接触乃至去尝试各个自己可能感兴趣的专业方向。

本科从大一开始做设计时,即是以设计项目为单位来完成自己的设计作业的,从而使得自己在本科转专业或接下来的研究生申请时,便已经有了前期的完整设计,用以投放到作品集中。

又因长期便是按照完整流程来学习艺术设计的,所以国外学生作品集的完整度和竞争力都要比国内学生高出一筹。即使是同样时间内进行全新的设计创作,国外学生的设计作品也体现出深度和广度更高,耗时更短等优势。

| 三 |

那么刚才上文中反复提到的项目制课程学习,其所具有的意义,其实更多地体现于学生对设计作品流程及其完整性的把控层面。

所有成功申请顶级艺术院校的作品集,其项目的创造流程大环节中都包含完整的RCDM模块,即research(调研)、concept(概念)、design(设计)、material(实现)。而每一个模块对应又可延伸至具体的方面。

调研

比如research环节,通常还包含设计选题和深入调研两部分。针对艺术类作品集和设计类作品集而言稍有区别:

艺术创作作者充分表达自我,反映出对社会或现象的观察,并且加入自己的观点和评价,所以光是从主题的选择上,就能够看出一个学生是否具有广泛的眼界和发现问题的能力。选择新奇的主题,对于艺术类申请来说是有优势的。


而设计,在西方院校中被看做是一种服务。设计师如何对设计目标进行分析和研究,如何站在其服务对象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深入调研:调研是为设计后续展开提供线索和打基础,展示调研的作用就是向考官展示自己思考的全面性和专业性。


  • 艺术类作品集中,关于一个主题的前因后果、文脉线索,人群和社会背景,以及反映类似问题的杂志、电影,艺术作品,都可以成为调研对象;

  • 设计类作品集,设计对象的生活形式、文化背景、行为感受、审美品位、经济状况、童年理想,也都是需要深入调研的目标。

关于设计类作品深入调研的重要性,举个例子:一谈到老年人,一般学生反应都是70+,身体欠佳,生活乏味,跟不上时代节奏,与年轻人存在沟通上的代沟等等。

但你可曾想过:离休干部和一般老人的区别?其生活状况、审美品位,业余爱好,经济状况等等都非常不同。如果没有深入调研,就盲目设计一款老年产品,其结果必然既不适合离休干部,又不适合一般的退休老人。所以明确项目设计其中每一步的需求和完成的标准是十分重要的。

概念

调研完成后,将会进入到concept环节。这个阶段会进行设计概念的收集,要尽可能寻找关于设计概念的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例如写作、绘画、拼贴等等,形式不限但要尽可能多,以便后续进行设计尝试的延伸。

需要注意,创意筛选阶段不要过多去幻想设计最终的效果会怎样,因为这会导致思维的束缚,并造成设计多样性和可能性的流失。要对设计灵感进行综合分类和不同的尝试,以便能够寻找出最好或者说最合适的创意方向。


设计

一旦明确了可尝试的创意方向,接下来便是创意深化过程。这个阶段主要探讨的是:如何将创意具体化,如何将一个创意变为有型的东西,并且不断进行自我发问,以便后续可以为解释设计逻辑提供依据。

当然,这个阶段也少不了各种各样的实验。包括对材料、材质、色彩、结构、表现形式等等进行多元化尝试。这个阶段很多人常常会感觉很煎熬和受挫,这非常正常。

设计本身就是个不断尝试和创新的过程,没人会跨过这一步直接知道结果。尝试阶段的失败受挫、重新实验并得到经验的宝贵过程也是作品集考核的重点,因为从中可以看到一个学生是否具有探索精神,而且能够从中看出学生发现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可视化

在设计实现环节过后,会进入到设计作品的可视化展示流程。因为作品集很多时候依旧是以平面图像的方式来展示,这是向考官展示个人视觉语言的机会,也是设计者进行创作表达的重要一环,并且选择什么形式来将自身创作进行平面的格式化本身也是考核设计创作能力的重点。

上述种种,足以说明完整设计流程所具有的必要性,它是项目制课程诞生初始便肩负的责任,同时也是国内学生目前最缺乏的能力,以及最亟待扭转的劣势。